許張氏——一個平凡的母親,連名字都沒有,辦公室出租卻在平凡中感動了億萬國人。
  “背如弓,愛如山。”四十多年如一日,無微不至地照顧著自己的癱兒,在許張氏看來,或許這二胎隻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在旁人看來,她如弓的身軀,卻是那樣的偉岸,像一座山,聳立在人們的心間。
  明天,我們將送別這位美麗負債整合的母親。如弓的背倒下了,如山的愛卻永在。這愛,濃烈依舊。
  母親的身影房屋出租,令人潸然淚下
  2011年8月,一位老奶奶佝僂著背給孩子喂水的照片出現在網上,讓支票貼現很多人潸然淚下,這其中也包括新安晚報記者。2011年8月15日,陳群與老人第一次見面,“第一眼看到老人的背影,就被震撼了。”陳群說,“老人如弓的背、雪白的髮絲,我覺得只有側逆光才能表現出來。照片還捕捉到她眼裡的亮光。”
  陳群說,當時酷暑難耐,屋裡有爐子,比屋外還要熱,老人卻不出去坐,而是靜靜地在兒子旁邊縫尿布。“她是一位很普通的媽媽,幾十年做一件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但對很多人來說都是很難做到的,這就是許張氏最難能可貴的地方。”陳群說。
  照片傳到圖片庫,新安晚報一版編輯楚傑從幾張照片中選出見報的那張,“我盯著這張照片看了很長時間,她的背弓得特別厲害,像一個弓也像一座山,從她身上體現出一種像山一樣的愛。”於是,有了讓人印象深刻的封面標題《背如弓愛如山》。“這樣一個老太太,沒有文化,甚至連名字都沒有,卻四十年來一直用自己的行動來詮釋一個中國很普通的婦女對孩子的一種愛,一種道德。”楚傑說。
  淡泊名利,唯一的牽掛是孩子
  一個企業家看到報道後,給許張氏送來10萬塊錢,她婉拒了。據說後來又派人送了一次,她還是沒要。
  “老人一輩子自強,從來不依靠別人。”陳群說。去年底,陳群問許張氏老人還有什麼心愿。老人說,“我這個要飯的老婆子我想啥,我啥都不想,我想俺這個孩子。我要是死了,誰搬他出去,你們大家,誰看見,拾回來。我就想這,其他的啥都不想。”
  今年年初,陳群再次到亳州看望許張氏,老人原先住的房子要拆遷,她搬到小女兒家住。離開老宅的那天老人哭了,她很捨不得,但又說國家要拆遷,她就要支持。老人是如此地朴實和通情達理。
  最近一年,老人身體每況愈下。今年11月21日,陳群再次去老人家探望的時候,她已經很少下床。她甚至將“道德模範”聽成了“吃多少飯”,唯一惦念的就是她患病在床的兒子。
  得知許張氏老人去世的消息後,陳群在自己的微信上寫下這樣幾句話:“許老人安靜地離開了,最後一次看她是上月初,我去亳州時特別抽空拜訪了她,記憶猶新。她弓著身子斜躺在床頭,見到我們,老人控制不住哭了:身體不好了,動不了了,來看的人也少了,有時一天到晚看不到人來。這是我兩年來第一次見到她脆弱的一面,這個細節沒有也無法印成鉛字。”
  “上次看她時,老人說:在合肥好好工作,要常寄錢給你老娘哦,老娘辛苦。靜靜地為她祈禱,另一個世界里再也沒有淚水和牽掛。”
  愛,依然如山;愛,依舊濃烈。
  不滅的春暉,點亮道德之光
  許張氏的感人故事經媒體報道後,她先後收穫了許多榮譽:當選2011年度“中國好人榜”上榜好人、第三屆安徽省道德模範和第四屆全國道德模範。
  可當記者將老人獲得“中國好人”的消息告訴她時,她卻和往日一樣,正在家中平靜地照顧著兒子。面對紛至沓來的記者,老人說:“這是自己的小孩,誰的兒子誰不疼啊,我生的,他有病,我不得照顧他嗎?”
  融融春暉,生生不息。或許許張氏並未意識到,她堅守四十多年,在步履蹣跚之間,為中華傳統美德寫下了一個個生動的註腳。
  正因為此,許張氏的言行,才如此令人感動。2011年12月28日,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明辦主任賀懋燮帶隊赴亳州市看望慰問許張氏,對她含辛茹苦照顧癱瘓兒子的行為和美德給予高度評價,指出老人身上體現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群眾身邊道德建設的典型,是人們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道德榜樣,是全社會學習的標桿。
  2013年11月,中央文明辦巡視員、秘書局副局長鐘聲一行登門看望第四屆全國道德模範許張氏老人,並傳達了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對老人的關心和問候。
  大愛無言。
  2013年12月23日凌晨,許張氏老人安詳地離開了。臨終前,老人把小兒子托付給小女兒許長榮照料,並要求喪事一切從簡辦。
  一個平凡的母親,用不滅的春暉之火,點亮了璀璨的道德之光。
  12月24日,中央文明辦致唁函悼念“最美母親”。唁函稱,全國道德模範許張氏同志在當地黨委政府關心和群眾支持幫助下,四十年如一日,雖臂膀柔弱,卻不離不棄,撐起癱瘓兒子生命希望;雖家庭貧困,卻自強不息,婉拒社會捐款捐物。許張氏,一位連名字都沒有的慈祥老人,用堅持和無私書寫了人世間最偉大的母愛。許張氏同志的事跡感人,品德高尚,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展現了血脈情深的人性光輝,值得人們敬仰學習。
  舐犢之情,或許平淡,卻可以堅守數十年,用無私和真情印證“母愛”的力量。
   平凡的傳遞,偉大的起點
  許張氏老人佝僂著背照顧兒子的畫面,不僅感動了媒體,更感動了無數讀者。有位網民在微博上說:“我給這張照片起個名字:母愛。它告訴我們,母愛真的是無私的,沒有緣由的。它的純潔和平淡有時讓我們無語凝噎。”
  這是一場平凡與偉大的對話。
  前幾天,老人去世後,數萬名網友在微博上為她點蠟送行。網友“悄悄說二句”說:您累了,在天堂好好休息!給你生命的是母親,你遠行時最放不下你的人是母親,你生病時給你喂藥照顧你的還是母親,感動母愛!點支蠟燭,為老人送行。
  在今天,當我們不時看到路人面對摔倒的老人不敢伸手去扶、無情的父母扔下身患先天疾病的嬰兒時,再看看許張氏那如弓的背,或許會感到辛酸。
  許張氏給予我們的財富,不僅僅在於她不離不棄地照顧著自己癱瘓的兒子,更在於她用自己四十多年的付出道破了一個簡單的道理:偉大,就是做好自己應做的每一件事。而我們卻會有意無意地忽略了這一點,所以許張氏的故事,在今天才變得如此珍貴。
  “許張氏的行為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完美體現。偉大不是高不可攀的,它在我們身邊,在我們心中,在每一件小事當中。”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員、社會學家王開玉說,所有的偉大都起於平凡,平凡中孕育著偉大。
  其實每一個人都可能會成為許張氏。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擔負起自己應盡的責任,默默付出,無怨無悔。或許,平凡就是偉大。(宛婧)標簽:最美母親 許張氏 中國好人榜編輯:曹飛翔  (原標題:平凡的母親 偉大的母愛——送別“最美母親”許張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j73sjjp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